简介
本文档介绍通过GUI配置全网状(环拓扑)设置并将其用于具有CURWB设备的固定基础设施网络。
使用的组件
思科Catalyst IW9167无线电
本文档中的信息都是基于特定实验室环境中的设备编写的。本文档中使用的所有设备最初均采用原始(默认)配置。如果您的网络处于活动状态,请确保您了解所有命令的潜在影响。
高级系统设计(术语)
口令:在特定网络集群或广播域内的无线电上配置此参数;使他们能够通信和建立连接。该密码对无线电之间传输的信令信息进行加密,便于在数据传输之前形成连接。默认密码为CiscoURWB。
网状ID:网状ID是分配给每个CURWB设备的唯一四组二进制八位数标识符,通常格式为5.a.b.c。这是CURWB设备的MAC地址
网状端:充当核心网络和CURWB网络之间的网关的CURWB无线电或设备。通常,网状终端设备由系统管理员明确指定。但是,如果某无线电具有最低的网状ID号,且集群内未配置其他网状ID,则网络中的其他无线电可自动将其选为网状ID。
网状点:CURWB无线电,作为CURWB网络中的远程单元;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
AutoTap:网络环路预防机制使CURWB设备能够检测连接并维护进出网状终端或网络核心的专用入口/出口路由。IW无线电将接收的数据分发到连接的无线电,为防止出现环路,一个端口被阻塞。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环形拓扑设计中,或者当来自两个无线电的两个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同一交换机时,需要阻塞一个以太网端口,而允许另一个以太网端口。

全网状拓扑的先导和设置注意事项
- 与点对点网络相比,全网状/环状拓扑配置通过提供无线冗余提供更高的网络灵活性。
- 理想情况下,每个位置可以使用一个无线电,因为每个无线电有两个接口。但是,为了确保无线冗余和覆盖故障场景,每个位置实际上必须有两个无线电。此设置可确保在一个无线电发生故障时,环拓扑的备用路由可以传送流量。
- 位于汇聚点(通常最靠近核心网络)的无线电必须设置为网状端。
- 网状端用作CURWB无线网络和有线核心网络之间的网关,而其余的无线电作为网状点。必须根据每个无线电执行的功能来指定CURWB无线电角色。
全网状(环拓扑)配置
要创建全网状网络,必须配置以下参数:
- 常规模式
- Lan参数
- 口令、频率、无线电角色
这对于在一个无线电上启用任何其他功能(如VLAN、AES)时,需要在所有无线电上激活这些功能至关重要。
通用模式:无线电模式和IP地址可在此页面中进行配置。仔细选择网状端至关重要,物理上最接近核心网络的无线电通常配置为网状端。

无线电:口令、频率、信道宽度和无线电角色的配置在无线无线电设置中进行。在全网状模式下配置的无线电必须设置为固定模式,而不是Fluidmax主模式或辅助模式。

高级无线电设置:天线编号的选择与现场使用的天线类型一致。此外,可以启用AES加密来保护数据平面。


网状网络故障排除
- 全网状网络扩展了多条点对点链路,形成环状拓扑。与点对点链路类似,无线电必须保持直视范围。所有链路上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RSSI范围都必须介于–45到–65 dBm之间。
- 在全网状网络中,始终存在多条点对点链路,并且每条链路必须以非重叠频率运行,以防止干扰。此外,所有链路必须使用相同的口令。
- 理想情况下,每个位置只需一个无线电设备,因为每个无线电设备有两个接口。但是,为了获得真实的无线冗余并解决潜在的无线电故障,每个位置必须有两个无线电。此设置可确保在一个无线电发生故障时,环拓扑中的备用路由继续传送流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