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本文檔介紹如何通過主機映像對映(HIM)實用程式在CIMC環境中安裝NFVIS軟體的逐步指南。
必要條件
NFVIS .iso映像必須由裝置可訪問的檔案傳輸服務提供服務。可以使用此類服務的以下協定:
需求
思科建議您瞭解以下主題:
- 具有CIMC實施的具有NFVIS功能/相容性的硬體單元。
- CIMC必須通過CIMC管理介面進行基本網路配置,才能到達具有NFVIS可用映像的遠端伺服器。
- CIMC CLI和WebUI基礎知識。
採用元件
本文中的資訊係根據以下軟體和硬體版本:
- 主機:可通過HTTP連線到CIMC管理IP的遠端PC
- 硬體:ENCS5412/K9
- CIMC韌體版本:3.2(14.19)
- NFVIS 4.15.3 ISO映像。(此方法還可以用於最新和最舊的NFVIS ISO映像)
本文中的資訊是根據特定實驗室環境內的裝置所建立。文中使用到的所有裝置皆從已清除(預設)的組態來啟動。如果您的網路運作中,請確保您瞭解任何指令可能造成的影響。
啟動裝置
在整個安裝過程中,優先使用M.2 SSD進行主機作業系統安裝(NFVIS)。 如果M.2 SSD不可用,請使用HDD插槽0作為安裝介質。可能發生兩種情況:
傳統引導、UEFI引導和UEFI安全引導是三種引導模式。安全啟動只能用於具有UEFI分割槽的磁碟。
不帶UEFI的啟動順序
在ENCS裝置上,對於虛擬裝置(vKVM對映的vDVD和CIMC對映的vDVD),請確保它們始終位於引導順序的頂部。這是必不可少的,因為它們是根據特定的全新安裝方法啟用的。
如果沒有與vKVM和CIMC進行對映,則會忽略這些引導裝置,並使用引導順序清單中的第3個裝置進行引導(對於映像1,這是SSD)
使用UEFI啟動順序
ENCS平台
由於CIMC不能用於在ENCS裝置上配置UEFI引導順序,因此啟用安全引導時,必須將BootOrderRules設定更改為Loose。如果BootOrderRules設定為Loose,則在BIOS設定選單上更改引導順序。當作業系統以安全引導模式安裝時,作業系統的新UEFI引導選項自動出現在BIOS選單引導順序清單的頂部,以引導已安裝的作業系統。
將BootOrderRule設定為Loose:
DEVICE# scope bios/advanced
DEVICE /bios/advanced # set BootOrderRules Loose
DEVICE /bios/advanced *# commit
Changes to BIOS set-up parameters will require a reboot.
Do you want to reboot the system?[y|N]
Catalyst 8000 uCPE平台
在Catalyst 8000 uCPE裝置上,您可以在啟用安全引導時從CIMC更改引導順序設定。
映像2 — 使用UEFI的CIMC GUI的引導順序示例
網路圖表
圖3 — 拓撲圖示例
這2個位置之間存在可達性。HTTP伺服器正在偵聽PC主機內的埠80。CIMC伺服器能夠訪問遠端主機。
通過CIMC CLI安裝NFVIS主機映像對映
步驟1.從思科軟體下載網頁上在遠端主機上下載所需的NFVIS映像。
步驟2.通過終端連線登入到CIMC。
步驟3.從終端移動到主機映像對映範圍:
DEVICE# scope host-image-mapping
DEVICE /host-image-mapping #
步驟4.在此範圍上,從遠端主機下載映像:
附註:對於本指南,遠端主機下載了Cisco NFVIS 4.15.3 iso檔案,並通過HTTP協定可用。您只能對映和取消對映ISO映像。
DEVICE /host-image-mapping # download-image http 10.24.57.179 Cisco_NFVIS-4.15.3-FC1.iso
Username: admin
Password:
Image download has started.
可以使用show detail命令檢查傳輸進度:
DEVICE /host-image-mapping # show detail
Current Mapped Image : None
Host Image Status: "Downloading ..Please wait: 2.9%"
下載映像後,系統會顯示確認訊息:
DEVICE /host-image-mapping # show detail
Current Mapped Image : None
Host Image Status: Image Downloaded and Processed Successfully
DEVICE /host-image-mapping #
DEVICE /host-image-mapping # show filelist
Index Name
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 Cisco_NFVIS-4.15.3-FC1.iso
步驟5.在同一範圍內,對映要安裝的所需映像:
DEVICE /host-image-mapping # map-image Cisco_NFVIS-4.15.3-FC1.iso
Please check the status using "show detail".
DEVICE /host-image-mapping # show detail
Current Mapped Image : Cisco_NFVIS-4.15.3-FC1.iso
Host Image Status: Image mapped successfully, set CDROM as the Boot device.
步驟6.移至BIOS範圍並設定引導順序,以使安裝映像的虛擬驅動器成為第一個引導設備:
附註:引導順序值取決於硬體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引導裝置部分。
DEVICE# scope bios
DEVICE /bios # set boot-order CDROM:Virtual-CD,CDROM:CIMC-VDVD,HDD:SSD,HDD:HDDslot0
To manage boot-order:
- Reboot server to have your boot-order settings take place
- Do not disable boot options via BIOS screens
- If a specified device type is not seen by the BIOS, it can be removed
from the boot order configured on the BMC
- Your boot order sequence can be applied subject to the previous rule.
The configured list can be appended by the additional device types
seen by the BIOS
DEVICE /bios *#
DEVICE /bios *# show detail
BIOS:
BIOS Version: "ENCS54_3.06 (Build Date: 05/04/2022)"
Boot Order: CDROM:Virtual-CD,CDROM:CIMC-VDVD,HDD:SSD,HDD:HDDslot0
FW Update/Recovery Status: None, OK
Active BIOS on next reboot: main
UEFI Secure Boot: disabled
Password: ******
步驟7.儲存配置並重新載入裝置。
DEVICE /bios *# commit
DEVICE /bios # top
DEVICE# scope chassis
DEVICE /chassis # power cycle
This operation can change the server's power state.
Do you want to continue?[y|N]y
DEVICE /chassis #
重新載入後的安裝過程大約需要30到60分鐘。
步驟8.安裝完成後,取消對映映像。
DEVICE# scope host-image-mapping
DEVICE /host-image-mapping # unmap-image Cisco_NFVIS-4.15.3-FC1.iso
DEVICE /host-image-mapping *# commit
DEVICE /host-image-mapping # show detail
Current Mapped Image : None
Host Image Status: Unmap successfull!!!
通過WebUI安裝NFVIS主機映像對映
步驟1.登入CIMC。
影象4 - CIMC登入螢幕
步驟2.在「導航」面板中,按一下「計算」選單。
圖5 — 登入後的預設頁面(/機箱/摘要)
步驟3.在工作面板中,按一下主機映像對映 頁籤。
映像6 — 主機映像對映頁籤(/計算/主機映像對映)
步驟 4. 在Host Image Mappingpage中,按一下Add Image。將開啟一個新對話方塊。填寫相應欄位:
影象7 — 彈出對話方塊
名稱 |
說明 |
服務器型別下拉選單
|
映像所在的遠端伺服器的型別。這可以是以下其中一項:
附註:根據您選擇的遠端伺服器,顯示的欄位會有所不同。
|
伺服器IP地址欄位
|
遠端主機/伺服器的IP地址。
|
檔案路徑欄位
|
遠端主機/伺服器的路徑和檔名。
路徑和檔名最多可包含80個字元。
|
Usernamefield
|
遠端伺服器的使用者名稱。
使用者名稱可以包含1到20個字元。
|
Passwordfield
|
使用者名稱的密碼。
密碼可以包含1到20個字元。
|
附註:如果未配置使用者名稱,請為使用者名稱輸入anonymous,為密碼輸入任意字元。
步驟5. ClickDownload。
主機映像對映功能開始下載映像。您可以在主機映像對映狀態區域中查看映像下載的狀態。下載並成功處理映像後,請刷新頁面。頁面刷新後,新影象將顯示在「影象資訊」區域中。
步驟6.從影象信息區域,選擇要對映的影象,然後按一下對映選定影象。
映像8 — 映像下載後的主機映像對映頁籤
映像被對映並安裝在USB控制器的虛擬驅動器上。虛擬驅動器可以是以下其中一項:
步驟7.設定引導順序,將安裝映像的虛擬驅動器設定為第一個引導裝置。
提示:要確定映像安裝在哪個虛擬驅動器中,請參閱「主機映像對映」頁中的「主機映像更新狀態」區域。
映像9 — 配置引導順序頁籤(/compute/bios)
附註:在本示例中,對映映像位於CIMC CDROM虛擬媒體上。KVM CDROM虛擬介質處於初始位置,但由於此空間中沒有內容,CIMC將載入下一個可用介質。
步驟8.確保配置了正確的引導順序。vKVM和CIMC對映的虛擬裝置位於頂部,引導介質位於第三位:SSD或HDD插槽X(如果沒有SSD)。
影象10 — 彈出對話方塊
步驟9.儲存變更並重新啟動伺服器。
映像11 - 「Boot Order(引導順序)」頁籤
重新載入後的安裝過程大約需要30到60分鐘。
步驟10.安裝完成後,重新登入到CIMC,然後在Host Image Mapping頁籤上通過選擇映像並按一下Unmap Image來取消映像對映。
影象12 — 主機影象對映頁籤上的影象取消對映
此操作後將顯示以下資訊:
影象13 — 取消對映後的主機影象對映頁籤
驗證
安裝完成後,您可以使用預設憑證通過CPU控制檯埠(或通過CIMC CLI的Serial-over-LAN方法)訪問NFVIS CLI:
附註:NFVIS的預設憑據為admin(預設使用者名稱)和Admin123#(預設密碼)。
疑難排解
- 如果按一下Download按鈕後顯示「Bad Request」錯誤消息,建議您檢查遠端伺服器的套接字是否可用於相應的協定。
- 如果出現「Download Error:512 Please try again(下載錯誤:512請重試)」。 下載過程中顯示錯誤,這表示CIMC和遠端主機之間的通訊未正常工作。請驗證正在使用的套接字的可訪問性,或嘗試使用可為該映像服務的其他伺服器型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