链路层发现协议(LLDP)是链路层协议,它对网络设备向系统通告自身的方法进行标准化,并存储已发现的信息,以便网络管理员在多供应商环境中排除故障并增强网络管理。LLDP使网络设备能够向相邻设备通告其标识、配置和功能,这些设备随后将数据存储在管理信息库(MIB)中。
本文介绍如何配置LLDP属性,包括如何全局启用/禁用LLDP功能以及在ESW2-550X交换机上设置计时器。
· ESW2-550X-48DC-R
· ESW2-550X-48-R
•v1.2.9.44
步骤1.登录交换机配置实用程序以选择管理>发现 — LLDP >属性。将打开“属性”页。
步骤2.选中LLDP Status复选框以在交换机上启用LLDP。默认情况下,LLDP状态为选中状态。
第3步。(可选)如果LLDP状态被禁用,请点击LLDP帧处理(LLDP Frame Handling)的所需单选按钮,该按钮指定在收到LLDP数据包时要采取的操作。
·过滤 — 删除数据包。
·泛洪 — 数据包转发到所有VLAN成员。
步骤4.要配置LLDP Properties区域中的参数,请单击Use Default单选按钮以使用默认值。否则,单击“用户定义”单选按钮,然后在“用户定义”字段中输入值。
· TLV通告间隔 — 表示发送LLDP通告更新的速率(以秒为单位)。
— 使用默认值 — 默认TLV通告间隔为30秒。
— 用户定义 — 用户定义的通告间隔范围为5到32768。
·拓扑更改SNMP通知间隔 — 表示拓扑发生更改时SNMP通知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。
— 使用默认值 — 默认时间为5秒。
— 用户定义 — 用户定义的通知间隔范围为5至3600。
·保持乘数 — 表示在丢弃数据包之前LLDP数据包保持的时间量,以TLV通告间隔的倍数来衡量。
— 使用默认值 — 默认值为4。
— 用户定义 — 用户定义的值范围为2到10。
·重新初始化延迟 — 表示在LLDP启用/禁用循环后,在禁用和重新初始化LLDP之间经过的时间间隔(以秒为单位)。
— 使用默认值 — 默认时间间隔为2秒。
— 用户定义 — 用户定义的时间间隔范围为1到10秒。
·传输延迟 — 表示由于LLDP本地系统MIB发生更改而在连续LLDP帧传输之间传递的时间(以秒为单位)。
— 使用默认值 — 默认时间间隔为2秒。
— 用户定义 — 用户定义的时间间隔范围为1到8192秒。
步骤5.在Fast Start Repeat Count字段中,输入初始化LLDP-MED快速启动机制时发送LLDP数据包的次数。默认值为2,范围为1到8192。LLDP — 媒体终端发现(LLDP-MED)是LLDP的扩展,允许LLDP支持媒体终端设备。例如,其策略允许它为语音或视频等实时应用启用网络策略的通告和发现。
注意:当新终端设备链接到交换机时,LLDP-MED快速启动机制已初始化。
步骤6.单击“应用”保存配置设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