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人为本

新年伊始,世界经济论坛第34届年会在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镇举行。作为“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议”,今年年会的主题是“建立繁荣和安全的伙伴关系”,反恐、疾病、教育、贫困等一系列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议题成为了焦点,处处凸现出人性化的关怀。

在中国,经过了多年高速的经济发展之后,目前最为强调的也是“以人为本”和“树立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的发展观”,在战胜非典、废除收容遣送制度、为农民工讨工钱等一系列行动中,人们充分感受到了新一届政府“权为民所用,情为民所系,利为民所谋”执政理念所带来的深刻变化。

从“经济”到“人本经济”和“经济、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”,这代表了一种新的进步潮流。面对新的形势,一直作为第一生产力在驱动经济发展的科技,将扮演什么样的新角色呢?

我们先来看看世界经济论坛不久前发表的2003到2004年度《全球信息技术报告》,美国取代芬兰成为全球信息技术竞争力的第一名,新加坡由于政府和企业联手推动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,跃居世界第二,同时,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信息技术领域的“数字鸿沟”正在逐步缩小。

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克劳斯•施瓦布指出,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是经济增长“最强劲的发动机”,也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其发展进程的“最大希望”。世界银行专家兰温也表示,那种认为信息技术与降低贫困毫不相干的观点已经过时,改善通讯基础设施、进入互联网、掌握计算机技能是战胜贫困的强大工具。

这使我想起了一个多年前的故事,在2000年6月的联合国大会上,经过层层筛选,一位来自中国西部的普通女孩——叶婧,针对“网络和教育对于新世纪的推动作用”发表了自己的演讲,简短而有力的演讲使许多与会者至今仍记忆犹新。而叶婧本人就是从学习网络技术开始走上成功的职业道路的。

站在个人的角度,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坚实保证,站在国家的角度,教育则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源泉。想象一下,如果12亿中国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,并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相关工具,那将迸发出多大的力量?思科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,自从1998年中国第一所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成立以来,这一非盈利网络技术教育项目已经在中国走过五年的历史,在中国已发展了190多所高校——其中西部就有50余所,毕业的学员超过1.9万名。我们相信,这些人将拥有非常好的个人前途,也将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有力的贡献。

在另一个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领域——医疗卫生,信息技术的使用也能产生巨大的效益。去年,在思科的全力协助下,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一个世界卫生学院,它包含了48小时的E-Learning课程,提供营养、食物安全、健康生活行为等方面的培训,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欢迎。2003年5月,在中国抗击非典的战役中,思科向中国卫生部捐赠了价值2150万元的先进网络设备和技术服务,帮助建立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防疫网络,成为了疫情预防和控制的神经中枢。

在最广泛的意义上,人们最关注的还是生活标准的提高,而它则直接植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。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(BEA)的分析,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%的时候,人们的生活标准就能够在70年内提高一倍。而美国及全球其他很多国家的发展已经证明,在信息技术的投资和生产力提高之间,已经形成了直接对应的联系。

正如思科总裁钱伯斯先生所说,科技拥有巨大的力量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。我们相信,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、医疗卫生、商业等方面的全面应用,通过商业界和政府的良好协作,中国的经济将更加繁荣,人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。

返回

[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]